接地裝置是路燈桿系統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以防止對人或動物的電擊事故的發生,以及避免電流積聚導致電壓不穩定或設備故障損壞,此外,路燈接地裝置還用以減少雷電對設備的沖擊,防止雷擊對路燈設備造成損壞。路燈桿接地裝置在保障路燈系統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關鍵作用。
針對多功能智能桿系統接地裝置的功能要求和設計規范,本篇引用深圳市2023最新地方標準《多功能智能桿系統接地與防雷技術規范》,為大家簡單說明:
1、多功能智能桿接地裝置包括接地排、接地引入線、人工接地體以及地基鋼筋。
2、單根多功能智能桿接地裝置的工頻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10 Ω;當具有道路照明功能的多根多功能智能桿組成聯合地網時,工頻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4 Ω。當掛載設備的接地電阻要求小于前述規定時,應按照掛載設備中要求的最小值確定接地電阻。
3、多功能智能桿宜優先利用桿體地基鋼筋及附近其它埋地金屬設施等自然接地體接地,用作自然接地體的鋼筋直徑不應小于 16mm。當自然接地體的接地電阻不能滿足 2 要求時,應增設水平接地體和/或垂直接地體等人工接地體降阻。依據所處的環境條件和位置,選擇以下方式敷設人工接地體:
a) 按照 GB 50689—2011 中 7.2.2 的規定敷設地網,從地網上引出接地引入線;
b) 在地基周圍設置水平接地體,并與多功能智能桿地基鋼筋連接。水平接地體的埋設深度不宜小于 0.5 m。應從水平接地體或地基鋼筋上引出接地引入線;
c) 在地基周圍設置垂直接地體,并采用扁鋼與地基鋼筋焊接連接。應從垂直接地體或地基鋼筋上引出接地引入線;
d) 在允許的情況下,地基鋼筋應與附近具有接地條件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等接地裝置等電位連接構成聯合地網。應從地基鋼筋或聯合地網上引出接地引入線。
4、人工接地體的設計使用年限應與多功能智能桿一致。人工接地體的材料、結構和最小尺寸應符合 GB 50057—2010 中表 5.4.1 的規定,防腐蝕性能應符合人工接地體接地裝置設計壽命年限要求,宜采用熱浸鍍鋅、銅覆鋼、鋁銅合金等耐腐蝕的材料,當采用鋁銅合金材料時還應符合 DL/T 1918 的規定。
5、接地排通過接地引入線接地。接地排分為防雷接地排和聯合接地排。接地排應采用銅材,其截面積不應小于 3mm×30mm,表面應采取防腐措施,其中:
a) 防雷接地排應單獨連接接地體。防雷接地排與聯合接地排在接地裝置上的接地點間距應大于0.5 m;
注:防雷接地排與聯合接地排在接地裝置上的接地點設置間距,減小地電位反擊對信號系統的影響。
b) 具有獨立設備倉的多功能智能桿,聯合接地排宜設置在獨立設備倉內,防雷接地排宜設置在桿體底部。
6、多功能智能桿位于人行道、公共活動區域或主要出入口等人員活動密集區時,不宜具備充電樁功能,且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a) 水平接地體應敷設成水平網格,間距不大于 1.5 m×1.5 m,埋設深度不應小于 1 m;
b) 多功能智能桿 3 m 范圍內地表層的電阻率不小于 50 kΩ·m,或敷設 5 cm 厚的瀝青層或 15 cm厚的礫石層;
c) 桿體距地面 2.7 m 以下的導體用耐 1.2/50 us 沖擊電壓 100 kV 的絕緣層隔離,或用至少 3 mm厚的交聯聚乙烯層隔離
佰馬Baimatech,集M2M產品研發、IoT平臺服務、國際化運營于一體,讓我們聯接,共創未來